支付

请使用支付宝APP扫码

扫一扫快速付款

请使用微信APP扫码

扫一扫快速付款

  • 微信支付

About Us

继澳门高校之后,港校开始“拉黑”内地国际生

发布时间: 2025-05-06

原文转载自Letsight

 

今年的香港高校录取不太寻常。

 

原本港澳大学对A-level、AP、IB三大国际课程的接受度都比较高,是很多申请人的联申的选择之一。

 

但是今年港校放榜却出现“差别对待”,IB学生早早收到offer,A-level学生却苦苦等待一个多月,迟迟不见录取。

 

他们当中,还有不少A-level 4A*、5A*的申请人...

 

图片

图源:_Little_Queen_

 

图片A-level考生被港大抛弃

去年,澳门多所大学陆续发布声明,宣布不再面向“内地国际生”开放独立申请通道。

 

推荐阅读:被造假搞怕了的澳门大学,抛弃内地「国际生」

 

这意味着,原本通过A-level、IB、AP国际课程绕过高考的学生,只能重新回高考“独木桥”,澳门高校的大门只为高考生开放。

 

图片

图源:澳门大学

 

虽然港校没有跟风,但是从今年的录取来看,学校明显是对内地国际学生有“偏见”。

 

过去A-level一直被认为是通往香港的主流路径,很多学生左手申英国高校,右手申香港高校。

 

香港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、香港科技大学由于排名高、国际声誉好、入学门槛相对低,一度成为大家“冲G5、保港校”的最优选择。

 

最近几年却发现,能够进入G5的成绩,居然被香港大学拒了。到底是英国高校门槛变低了还是香港大学要求提高了?

 

根据香港大学对非本地生的A-level成绩要求,热门的专业如商科、建筑、医学需要A*A*A,其中金融还明确要求数学拿到A*,其他社科类专业AAA即可。

 

图片

图源:香港大学

 

看起来要求并不高,但事实上,内地国际生的录取却在缩减。

 

2024-25学年,2024/2025学年共录取了约1220名非本地生,其中约64%来自内地,约780人。其中通过高考成绩申请的内地生约有360人,内地国际生约为420人。

 

而根据港大最新招生计划,2025-26学年,高考生的录取人数将提升至400人,比前一年增加40人。

 

如果总录取名额不变,内地国际学生的名额将从420人降至380人,随着高考生录取人数的增加,内地国际学生的名额会进一步被挤压。

 

图片

图源:香港01

 

另外,香港政府正在对“本地生”的定义进行调整。

 

推荐阅读:港籍生的天塌了,香港身份白办了?

 

例如,拥有香港临时身份的内地学生可能被纳入香港本地生的范畴,因此他们在录取时享受与香港本地学生相同的待遇,包括学费和录取标准。

 

这种政策调整可能导致港大减少对内地A-level学生的录取名额。

 

而且越来越多内地学生开始转向报考香港DSE课程,由于参加的是港府主导的DSE考试,评分体系与港大高度一致,背景透明、风险可控,港校在录取时自然给予更多青睐。

 

随着港大对高考生倾斜、对本地生扩容、对DSE考生优待,真正属于内地国际课程生的录取名额正在持续萎缩。

 

图片遭殃的为何是A-level学生

 

开篇提到,在三大主流国际课程中,A-level正逐渐成为香港高校录取的弃儿。

 
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IB学生的录取比例明显上升,不仅offer的速度更快,整体录取成功率也更高。

 

2024年香港大学录取数据显示,IB学生的占比从2020年的25%提升至35%,AP体系学生的比例也有10%的增长。

 

而A-level 高分学生却连连被拒,背后问题到底出在哪里?

 

推荐阅读:香港高校,已经抛弃「做题家」

 

从课程本身来看,IB课程一直以学术难度大、要求综合能力强著称,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、学术写作等综合素质要求极高。

 

图片

 

相比之下,A-level虽然强调学科专业性,但综合能力培养不及IB,考试方式也相对标准化,所以相比IB和高考可能更“水”。

 

香港高校可能出于对A-level成绩的含金量产生质疑,担心录取的学生在学术能力上和其他国际课程的学生有差距。

 

另外,今年A-level考试部分科目在内地开始单独命题,这可能对内地学生的A-level成绩产生影响。

 

一些香港高校可能担心内地A-level考试的难度和评分标准与国际标准有所不同,导致学生的实际水平有差异。

 

不过以上都是只是民间猜测,更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,成绩造假问题。

 

在这种背景下,香港高校对A-level学生的背景审核越来越严格,录取门槛水涨船高。

 

图片

图源:港岛钟嘉欣

 

随着越来越多内地国际学生选择到机构全日制脱产学习,这也引起香港高校的高度警觉。

 

虽然这种学习方式在很多家长和学生看来性价比很高,但是过去由于机构的各种操作,很容易出现成绩造假问题。

 

这两年,港澳高校频频爆出学历、申请材料造假事件,闹得学校都已经应激了,对于这类风险较高的学生,学校一般都选择拒绝。

 

据小道消息称,今年深国交的港大录取遭遇滑铁卢,这是因为深国交只有培训资质,没有学校资质,因此今年录取斩半。

 

香港科技大学在本科招生宣讲会上已经明确提到,国际生必须提交完整三年的国际课程成绩、不接受脱产成绩。

 

对于脱产A-level国际生来说,可能未来将无缘香港科技大学本科。

 

对于其他大学,虽然没有明文规定拒绝脱产生,但未来香港高校对A-level学生的审查只更严格。

 

图片内地国际生越走越窄?

内地国际生在港澳高校的生存空间,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收紧。

 

前段时间,香港理工大学还发出最后通知,2025年2月6日后提交申请的内地国际生,直接不予考虑。

 

图片

图源:香港理工大学

 

这则看似普通的截止时间公告,实际上也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,港校对内地国际生的信任开始流失。

 

面对这一趋势,很多内地国际学生和家长陷入焦虑,香港高校也即将关上,澳门完全不接受,难道国际学生真成“死路一条”?

 

不可否认,这条路可能越来越窄,打破现有局面的方式就只有一个,那就是做好多手准备,全面提升实力。

 

尽量避免选择机构全日制脱产学习,而是选择合规的国际学校,因为资质和学校的背景其实是另一种背书。

 

目前的留学形势,把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是最不稳妥的决定。

 

图片

 

不“押宝”港校,如果目标是英联邦体系的大学,还可以在英国G5、澳洲八大、新加坡国大等高校中分散风险,同时关注各校对国际课程的最新政策动态。

 

对于低年级申请人来说,香港并非只有A-level这一条路可选。

 

目前,香港高校对DSE考生和高考生的开放态度,也为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。

 

除此之外,香港身份也是一个突破口,香港身份不仅使学生在申请香港高校时具备更多优势,也能在学费和录取标准上享受更为优惠的政策。

对于有香港身份的学生来说,选择DSE或者A-level都能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和机会。

 

留学的路千万条,总有适合自己的一条。有时候,不必主动把留学的路走窄,反而更容易有好的结果。